總網頁瀏覽量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上好沉香當爛柴 - 星光行傳奇








6,70年代的
星光行








6,70年代的
星光行 6









6,70年代的
星光行 5









6,70年代的
星光行 4










6,70年代的星光行 3










6,70年代的星光行 2









6,70年代的星光行 1
















相信沒有香港人不知道星光行, 它座落於尖沙咀碼


頭和巴士總站旁邊的黃金地帶; 不論你是搭天星小


輪過海往香港, 或只是步行至尖沙咀巴士總站乘車,


都要途經星光行.  大廈內的名店有以售賣高級國產


工藝品為主的中藝公司, 以及北京樓, 翠園酒家,


和金舵島燕窩酒家等老牌名食府.  臨街處則有高級


音響器材公司;而地庫商場除著名旅遊公司外, 最


引人注目的麥當奴快餐店, 這家麥當奴是全港利潤


最高的兩間麥當奴快餐店之一(另一間是是沙田新城


市廣場).  由於星光行的地位甚為優越, 所以大廈


兩邊牆壁(廣東道一面及向西面海的一面)都掛有巨


型廣告, 而天臺的Prudential光管招牌, 港島對岸


也可清澈看到. 星光行的外牆/天臺巨型廣告已成為


中九龍海岸線風景的重要部份, 可以想像, 要在此


地掛廣告, 其代價肯定是天文數字.





星光行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尖沙咀南端, 尤其是


天星碼頭附近的面貌.  5,60年代, 尖沙咀雖已是遊


客區, 但環顧四周還未有任何高樓大廈.  原址是藍


煙鹵輪船公司貨倉及碼頭的新世界中心仍未興建, 


彌敦道一帶大都只是三四層高的樓房, 至於疏士巴


利道, 除著名的半島酒店外, 喜來登酒店處還是空


地;附近較顯眼的建築物就只有天文臺的訊號山以及


廣東道旁小山崗上水警總部; 而今日星光行現址,


原本是巴士站旁的調度室和和專門售賣雪糕、菲林及


紀念品的小店舖; 主要的顧客是遊客, 過海市民,


乘火車往新界, 或返鄉探親的旅客.  在那個還未有


地鐵和海底隧道的年代, 過海的唯一途徑是乘坐天


星小輪.  小輪晚上停航後, 急著與要過海的便要在


尖沙咀火車總站旁邊的碼頭乘坐 "哇喇哇拿" 渡海


至分域碼頭(灣仔分域街海旁, 即今日演藝學院


處).  午夜後的尖沙咀火車站旁有如趁墟, 大


量"夜鬼”會聚在那兒等候乘坐 "哇喇哇拿"過海,


而哇喇哇拿則互相競價搶客, 那種熱鬧沸騰的情况


今天是無法得想像的. 





星光行可說是香港商廈的始祖, 但腦友們是否知道,


這座名廈的原始發展商, 不但沒有因此而賺大錢,


相反的卻為此惹上萬分煩惱, 最後不得不以賤價沽


出? 當年整幢大廈的售價是3000萬港元,  約莫只等


於今日其中一層樓的十分一面積的價錢.  當然那是


60年代, 貨幣的購買力與今日不可同日而語, 但無


論如何, 這個售價真可謂上好沉香當爛柴.  為何竟


至如此? 且讓我仔細道來. 





1960年代初, 當時在香港地產建築界已極具江湖地


位的霍英東 ( 他首創將大廈的業權分層/單位出售,


從而在發展地產業務中賺取到極其豐厚的利潤) 購


得星光行現址, 並投入鉅資將一塊原以平房為主的


地皮, 建成今日的星光行.  霍英東目光如炬, 早已


看出此黃金地段潛力甚佳, 因此不吝金錢, 將一幅


不太起眼的碼頭 ”駁腳地” 收歸名下, 再下重注


建成當時鶴立於南九龍之端的星光行, 其商業眼光


之準, 可謂當代的姣姣者. 惟此項投資最後竟以損


手告終, 究其原因其實並非商業投資失誤, 而是受


到政府連番打壓.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星光行一


役, , 很生動地引證了中國 “民不與富敵, 富不與


官爭”的民間智慧.





星光行(當時的名稱是九龍商業大廈)是霍英東集團


和另外三個集團合資組成的地產開發公司, 公司的


股東除霍英東外, 還包括何鴻燊、何添、關啓明、


鍾明輝等人.  星光行大厦則於1962年開始興建, 整


個項目的總投資額為3000萬港元, 這在當時來說是


一個十分龎大的地産項目, 其中霍英東個人出資750


萬, 即總投資的1/4, 其餘三個財團各佔1/4; 當中


九龍置地公司向滙豐銀行貸款1000萬元, 這筆貸款


以霍英東的名義擔保, 亦即說霍英東實際總共投進


了1750萬元,  佔總投資的60%.





星光行建成之日, 正值香港政經最動盪不安的時期


(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暴動, 1967年則發生左派暴


動事件), 霍英東亦因情况過於混亂而旅居海外半


年, 從而避過了 ”67年左派暴動” 的衝擊.  霍英


東回港後市面已大致回復正常, 商業活動也逐漸恢


復, 他亦積極展開星光行的招租工作.  按照霍英東


的計劃, 星光行主要用於收租.  星光行位於天星碼


頭旁, 位置極佳, 招租完全不成問題, 其中一個大


租戶即為中藝公司.  然而 ”中藝” 以經營中國工


藝品為主, 有中資背景, 當時六七暴動剛剛結束,


中英關係正處於歷史低潮, 港府對中資企業頗為敵


視, 港英政府視霍英東把星光行租予”中藝”的行


動是明目張膽地親中, 說得俗一點是 ”唔俾面”


的表現, 於是對星光行採取連串的封殺措施.   霍


英東最初沒有想到, 把星光行出租給”中藝” 竟然


會惹禍上身, 招致港英當局施壓, 封殺他的生存空


間. 





首先出招的倒不是港府當局, 而是美國駐港領事,


它將星光行列入“黑名單”, 宣佈所有星光行的租


客都不能買賣美國貨, 首當其衝受影響最大的是大


厦內的保齡球場和頂好百貨公司.  以美國當時國勢


之強, 不少本來有意租星光行的公司都即時打退堂


鼓.  面對困局, 霍英東被迫以每英尺月租9毫訂租,


他的算盤是, 若以這個價錢把整幢星光行出租, 只


要熬得過7年, 便可賺回所有投資.  超低租金的吸


引力本來已使不少租客回頭, 但這次輪到港英政府


出招, 以電話公司的名義“忠告”有意租用星光行


的商戶, 若果承租下來, 接通電話可能遙遙無期.





此招果然奏效, 沒有電話如何做生意? 此後數月租


户紛紛撤離, 星光行變成死城.  霍英東和幾個股東


商量後, 決定壯士斷臂, 出售星光行;  但當時67暴


動剛過, 香港地產市道正處於低潮, 樓宇有價無市,


要將整幢星光行賣盤談何容易.  不旋踵英資置地公


司找上門來, 提出以3750萬港元收購星光行.  置地


是當時香港最大的外資地產公司, 其母公司怡和則


是香港最大的英資公司之一.  置地提出的收購方案


是先付清霍英東投資的750萬元和滙豐的1000萬港元


貸款;其餘2000萬元以承諾票據形式結算.  此條件


極為使人難堪, 但在苦無良策解決問題下, 霍英東


再三權衡利害關係後, 被迫簽署城下之盟, 以極低


價和令人屈辱的條件出售星光行.  說也奇怪, 置地


購入星光行後, 電話問題很快便獲得解决,  這個


"巧合" 對置地來說當然來得甚為合時.  如今事後


看來, 雖說5,60年代電話公司的效率與今日差距甚


遠, 設備和技術亦相對落後, 容或未能即時配合和


滿足新落成商厦的龎大及複雜的需要(這中間可能還


有因政經局勢動蘯而受影響的因素), 但業權一旦


易手, 電話安裝便即水到渠成, 箇中是否純資源和


技術問題, 很難不惹人遐想.





有評論認為, 將星光行出租給中藝 “罪不至死”,


不應該引來如此嚴苛的封殺, 真正導至港英政府施


以 ”電話” 殺手鐧的原因應該是港英政府高層對


霍英東很有"意見".  1960年代因為韓戰的關係, 英


國執行聯合國對中國禁運; 中國在物資上甚為緊絀,


而霍英東則出盡"辦法", 將物資偷運入中國 (在港


英政府的眼中即為”走私”), 以舒緩國內困境. 


霍英東此舉對國家而言是 "有功",使他大受國家器


重 ( 他是最早嬴得「愛國商人」稱號的香港人, 而


官方新華社將他形容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


友」), 最後亦官至全國政協副主席, 但同時亦因此


而被港英政府列入"黑名單", 前因後果, 致使星光


行遲遲未獲電話供應, 導至他最後不得不忍痛割捨. 


當然這一切是否真的跟霍英東的親中立場有關, 那


只能訴諸於 ”查無憑據” 的猜測了.





只因與中方 ”關係” 良好, 霍英東便橫遭英美政


府封殺, 使原本市道和潛力極佳的星光行門可羅雀. 


萬般無奈下, 霍英東惟有將星光行拱手相讓英資公


司置地, 從此他亦逐漸淡出地産行業.  霍英東雖然


在星光行事件中受到重挫, 之後他還是把大量資金


押在地產上.  1968年他斥資發展康寧道24號第一期


項目;1969年發展維多利亞大廈、康寧道48至52號


第二期項目、銅鑼灣道82號項目;1970年斥資140萬


買下薄扶林沙宣道33號豪宅, 同時發展缽侖街124至


128號項目.  此後亦陸陸續續地將資金投放於軒尼


詩道、天后廟道一帶的物業, 但由於港英政府不斷


“封殺” 霍英東的發展空間, 1967年之後的霍英東


已經改變投資策略,  實際上逐漸淡出香港的地產市


場.  我在想, 霍英東當年若不是因為政治原因被打


壓, 今天香港地產大户的版圖是否會改寫?





在這個題目上還有兩點可以補充: 一是在星光行身


上賺錢最多的該是置地公司; 置地公司實際上以三


千餘萬元買入整幢星光行, 並在80年代地產旺市時


以10億元作價賣給了以長江實業為首的財團, 其中


包括會德豐(當時仍未被九倉的包玉剛所收購)屬下


的聯邦地產, 此一組合後來又將星光行分拆賣出去,


雖然仍是賺了錢, 但其時地產還未裂口性的上升,


故此利潤還不算太豐厚.  在置地公司之後, 真正獲


利最深的, 要算是在近數年才買入, 而守候了多年


的麗新集團.  麗新集團擁有約廿萬方尺星光行寫字


樓面積, 並以分拆方式出售.   業界預料如全部售


出, 麗新集團將可套現超逾廿億元, 使這個以制衣


業務起家的集團獲致豐厚利潤 (星光行的全幢價值


約為五, 六十億元, 那是霍英東當初出售的一百六


十餘倍, 地產真是”英雄塚”的行業).





麗新是賺了錢, 何鴻燊據說也賺了一筆; 他購入地


庫部份年前已將物業注入"信德集團", 據說是要"壯


大"集團經常性收益的物業組合, 有時真很難算清楚


大集團與大富豪的一買一賣之間的賺蝕, 或是誰賺


了誰. 





另外, 江湖傳聞謂霍英東與何鴻燊兩大 ”孖沙”


關係在1960年代後大不如前, 而霍英東生前甚少踏


足澳門, 巡視他有份投資的 ”澳門娛樂公司”, 其


中原因之一是何鴻燊當年力促霍英東將星光行賣予置


地所至.  事實上霍英東死前最後一次( 2002年) 造


訪澳門, 主持將他在澳娛的27.7%股權(共22,654


股)全數捐贈澳門霍英東基金會的儀式時, 亦當著


何鴻燊的面提到 “1967年星光行遭英美政府封殺時


被斷電話線, 結果何鴻燊把星光行以3,000萬元「賤


價出售」” 的舊事.  事後何鴻燊以 「幾十年朋


友, 他開玩笑, 講講故事而已」解窘.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感受粵語長片 - 難兄難弟










《難兄難弟》 是1960年光藝公司出品的新派城市喜



劇. 電影的劇本由三亳子小說家楊天成原著改編, 秦


劍導演, 演員陣容以雙生雙旦為骨幹; 男主角是謝


賢、胡楓, 女主角則為南紅和江雪. 《難兄難弟》是


港產同撈同煲、追女仔喜劇片的始袓, 主線是沙煲兄


弟的衝突和情義, 輔之以基層小市民同舟共濟, 相濡


以沫的温情, 再加上一份你無法在五十年代的角色中


尋找到的, 無傷大雅的市井式小古惑, 使電影更熱鬧,


看起來也更為賞心悅目. 





電影故事是說吳聚財 (謝賢飾) 人如其名, 終日生活拮


据 (其實他環境本來不俗, 但因揮霍無度, 加上交上了


一班豬朋狗友, 以致很快便床頭金盡),  在窮途末路下


他想盡辦法欲自尋短見, 卻都未能成事, 聚財把心一


橫以假槍行劫, 卻劫着同樣一窮二白的老同學周日清


(胡楓飾).  兩人同病相憐;前者忠厚純樸, 後者則滑


頭多計, 可幸聚財和日清都心地善良.  日清勸聚財樂


觀積極面對困境, 並邀他同當通天經紀.  兩人自此結


成難兄難弟, 並決定同撈同煲, 且生意越做越好.  不旋


踵兩人卻不約而同地愛上家庭教師鄧秀瑩 (南紅飾),


可惜秀瑩在南洋早已有未婚夫, 其未婚夫卻剛不巧患


了重病, 急需一筆鉅款作醫藥費. 秀瑩向老闆借薪, 險


被污辱. 聚財, 日清兩人四出奔走, 終於籌得款項. 聚


財勸日清為愛犧牲, 日清考慮了一個晚上後最終決定


借錢給秀瑩, 以便秀瑩可買機票讓未婚夫來港醫病;


惟秀瑩未婚夫最終亦因病離世, 只有其妹徐琳 (江雪


飾) 獨自到港.  秀瑩得日清開解, 逐漸忘掉悲痛, 與日


清共諧連理; 聚財亦與琳發展感情.  二人並合辦「兄


弟商店」, 從此過着安穩的生活. 





難兄難弟式電影當然並非光藝首創, 早在《難兄難


弟》之前, 外國已有羅路哈地一肥一廋的搭檔, 而在


《難兄難弟》面世前後的一段時間香港影壇亦有新馬


仔/ 鄧寄塵, 梁醒波/譚蘭馨等深受觀眾歡迎和受落的


喜劇拍檔 ( 其實早於1940年的粵語片《民族的吼聲》


中, 張瑛、馮峯、吳回等人因抗戰逃難來港, 拍檔搵


食, 並收容飄零少女, 在廣義上已經建立香港式難兄


難弟寫實喜劇的模式).  《難兄難弟》系列電影 (包括


1968年由謝賢、周驄、江雪、陳齊頌主演的《七彩難


兄難弟》) 之所以能成為港產片的經典, 不單純是它


流暢的情節, 高水準的編導演技巧, 更重要的是它緊


貼著社會的脈搏和呼吸, 把當時的大環境以超幽默的


手法表達出來, 如此一來付錢買票入場的觀眾既可享


受到看電影的樂趣, 與此同時亦從主角的遭遇中產生


到同鳴.  能拍得出這種藝術/寫實與娛樂兼備的電影,


60年代除了秦劍外, 便只有他的徒弟龍剛和楚原了.





從某個層面來看, 《難兄難弟》可以說是一部關於貧


窮/飢餓的電影, 可怕的是, 飢餓是發生在年輕有為的


男人的身上; 影片甫開始便敘述謝賢飾演的吳聚財清


早起來, 即不得不勒緊褲頭, 繼而為當天的飯錢發愁, 


肚餓使聚財幻想羅蘭的雙腿變了金華火腿, 同樣地肚


餓驅使周日清 (胡楓飾) 在公園「呃」細路的三文治


吃. 他們在電影中不斷捱餓, 而飢餓亦逼使胡楓不斷


使壞騙吃騙喝 (如騙姜中平一頓午飯), 這個情况一直


維持到差不多電影的尾部, 兩人的經紀業務漸入佳境,


生活才開始好轉, 可以上餐廳吃大餐, 更賺取到足夠


的本錢開士多. 《難兄難弟》 攝製於1959至1960年間,


電影如實反映了60年代初香港的社會仍然甚為困難的


情况, 但在港人努力不懈的拚博精神下環境漸入佳景,


續漸脫離困境. 





《難兄難弟》可謂為 ”沙煲兄弟加追女仔” 的電影


設下了一條成功的方程式; 此後本地影視不斷借屍還


魂, 除了它的續集 -  1968年的《七彩難兄難弟》外,


其他以 ”難兄難弟” 為名的電影有1982年新藝城麥


嘉等導演, 石天、吳耀漢主演的《難兄難弟》, 以及


1993年陳可辛、李志毅合導, 梁家輝、梁朝偉主演


《新難兄難弟》.





1970年代難兄難弟片發展為港產片主流, 許氏兄弟的


喜劇固然可列入難兄難弟的濫殤, 其它片種的台前幕


後都湧現沙煲兄弟式的兄弟班; 如姜大衛與狄龍、劉


家班、袁家班、七小福的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


等等.  這些師兄弟、義氣兄弟爭相組班拍搞笑的動作


片, 發揚難兄難弟的喜劇感和搏殺精神, 大受觀眾的


歡迎;  至於由麥嘉, 黄百鳴, 石天的組合而變出1980年


代的新藝城, 則雲集各路編導演高手, 創作出賣座奇


芭《最佳拍檔》和《英雄本色》系列, 《最佳拍檔》


和《英雄本色》又何嘗不是難兄難弟的變奏? 由此可


見《難兄難弟》對港產片的影響力, 可謂無遠弗屆.





這裏我想順便談一談秦劍,  他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影


壇最重要的導演之一; 連同師承於他的楚原和龍剛,


他們為香港電影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  秦劍是廣東


新會人, 原名陳健, 又名陳子儀, 筆名司馬才華, 陳情


女士, 身兼編導於一身, 有“天才導演”之稱, 他師承


胡鵬, 而著名演員林翠則是他的妻子.






秦劍1926年生於廣州, 自小失去父親, 由母親把他養


大.  40年初在香港仿林中學畢業後, 曾在槽明中學任


教.  那時候他家裡上有高堂, 且姐姐生病, 秦劍一個人


擔起養家的重責任, 不得不兼職編劇以幫補生計.  秦


劍在這段時期寫了很多著名的劇本, 如李鐵的“衣冠


禽獸”, 俞亮的“富貴浮雲”, 和崔巍的“萬綠叢中


一點紅“等.  那時的粵語片多為粗製濫造之作, 但秦


劍創作的劇本意境新穎, 且長於暴露社會的黑暗面,


故此頗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導演們亦爭相邀聘他撰寫


劇本.  秦劍1948年開始當全職編劇, 同年執導影片


“滿江紅”, 這是他當導演所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秦劍早在五十年代已經拍攝了不少傑作,  這段時期秦


劍的作品比較關注青少年成長和教育, 以及年輕一代


與上一代的關係,  其中以1955年的《父母心》最受注


目, 此片描述慈父馬師曾和兩個兒子的動人故事, 奠


定秦劍「寫情聖手」的地位. 





1950年代中期秦劍創辦和經營了嶺峰, 紅棉. 影藝,光


藝, 新藝, 國藝等電影公司, 其中光藝與秦劍的事業有


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1955年秦劍與新加坡何氏家族合


辦光藝公司, 並迅速發展成為香港時裝粵語片一大生


力軍.  光藝以出品粵語片為主. 成立時正值粵語片的


蓬勃期, 登陸香港後以「垂直整合」方式為主的流水


線大廠式制片體制、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方式以及全球


化的跨國界發展進行電影生產和經營. 由1955至1969


年間攝製了近120部粵語片, 擅長描寫現代男女愛情的


文藝片, 呈現了一種屬於現代都市的中產調子, 「光


藝」與「中聯」、「華僑」、「新聯」並稱「粵語片


四大公司」.





光藝盛況保持十多年, 到1960年代末, 隨著粵語片失


勢而黯淡.  香港光藝在1973年結束, 新加坡光藝在


1988年停止業務.  秦劍在光藝時期編導了不同片種的


傑作; 其中包括恐怖、奇情、偵探、喜劇等, 將他的


事業推上第二個高峰.  這段時期秦劍的電影轉而集中


探討男女關係, 他的電影比同期其他作品來得前衛、


創新, 當中一大特色是女性比男性堅強, 形象也較為


突出; 例如《胭脂虎》(1955)中的紅線女, 一人分


飾母女兩角, 既是受屈辱的慈母, 也是復仇心切的孝


女, 集多種性格於一身.  秦劍早期作品中的主角, 多是


被社會或家庭排斥的孩子, 然後掙扎從「不正常」


的狀態中回復「正常」; 例如《苦海明燈》


(1953)中的李小龍;至於中後期作品中的主角,


同樣地要致力確認自己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身份, 例


如《花花公子》(1964)中的謝賢.





秦劍一生導演過60餘部電影, 大部份為粵語片, 代


表作有“遺腹子” ,“五月雨中花”,  “血染相思


谷”,“家家戶戶”,“父母心”,“兒女債”,


“紫薇園的秋天”,“難兄難弟”,“追妻記”等. 


秦劍不單在導演方面有很高成就, 另外他也長於發


掘人材, 楚原, 林翠, 龍剛, 謝賢, 嘉玲, 南紅,


江雪, 曾江, 姜中平, 王偉, 陳齊頌等著名藝人都


是他帶入行.






1965年秦劍應邵逸夫的邀請, 進入邵氏兄弟公司拍


攝國語片, 成為邵氏當年最高薪酬的導演.  他在邵


氏的代表作有“癡情淚“, ”何日君歸來“,”碧


海青天夜夜心“等.  他在邵氏繼續發掘新人的能


量, 分別捧胡燕妮, 葉楓為”何日君再來“, ”碧


海青天夜夜心“的主角.





秦劍於1969年6月15日在邵氏公司宿舍上吊自殺, 終


年 43歲, 自殺原因據說是與他嗜賭的惡習有關. 


踏入60年代中期 (1964年之後), 秦劍的作品已經不


大如前, 他因而意志消沉, 故此以沉迷賭博來麻醉


自已, 最後踏上自毀之路.  相傳當年她的太太林翠


為了幫他還債, 一直沒有停止過在幕前演出, 相對


於其他和她同期出道的女星, 葛蘭,尤敏早已息影,


分別嫁了高氏兄弟, 在家中當少奶奶享福, 而林翠


則受秦劍的拖累, 攪得心力交瘁, 最後亦迫不得已


和他離婚.  根據楚原的憶述, 秦劍在光藝後期已經


賭得天昏地暗, 他曾試過一天內在馬場輸掉40萬元


(當年市區整幢大廈也是 20萬元之譜) , 後來有人


推測他輸掉的錢總數達2,3百萬元, 1960年代輸去


2,3百萬元不可謂不駭人聽聞. 





林翠與秦劍育向有一子名陳山河, 道聽塗說當年秦


在遺書中謂不許陳山河入娛樂圈, 結果80年代陳加


入無線演出過歡樂今宵, 亦參演過數部電影,不過未


能大紅大紫, 近况如何也無人知曉.




 








齊歡唱, 同慶賀, 粵語長片嘛, 當然是大團圓結局









謝賢和江雪又是一對









胡楓南紅是一對









兩人合資開辨的兄弟記商店開張了 2









兩人合資開辨的兄弟記商店開張了 1









60年代的電影中常見的誇張表情, 一般是用於大伙兒


都開懷歡欣的場面








60年代的餐廳的營業面積可以像酒樓般大








也許是江雪的外型太純太乖, 反而限制了她在影圈的發展








真係越看謝賢傻乎乎的表現情越過癮








在60年代的電影中, 做老板都要口叨雪茄,  難怪梁醒波


都要唱"擔番口大雪茄"








60年代的荃灣, 主要仍是工廠區,  影片敘述聚財帶老板


視察地盤覓地建廠, 終於做成生意, 賺得過萬元佣金 2








60年代的荃灣, 主要仍是工廠區,  影片敘述聚財帶老板


視察地盤覓地建廠, 終於做成生意, 賺得過萬元佣金 1








江雪的外型柔弱嬌俏, 非常適合演小家碧玉的角色










江雪向南紅告知其兄 (即南紅的未婚夫) 的死訊, 劇情


如此安排, 才能撮合胡楓和南紅成為一對










從另一個角度看啓德機場的入口大門










江雪站在啓德機場的大門外, 啓德機場大樓看上去頗為


簡陋










60年代去接機, 你可以站在露臺看著自己朋友的飛機降落


以及落機的情况 2










60年代的機場接駁巴士看上去與今天的景點的環保巴士


頗為相似










60年代去接機, 你可以站在露臺看著自己朋友的飛機降


落以及落機的情况 1










60年代的啓德機場跑道看上去已頗為現代化










筲箕灣海灣的清晨









李鵬飛是我最喜愛的性格演員之一
, 由於外型嚴肅威武,


因此多飾演有錢佬, 探長等角色










謝賢扮醉戲弄李鵬飛
, 這場戲拍得甚為瘋狂惹笑 2










謝賢扮醉戲弄李鵬飛
, 這場戲拍得甚為瘋狂惹笑 1










李鵬飛飾演的咸濕事頭灌醉了南紅, 並帶她往酒店開房


準備侵犯她.  這是
60年代的文藝片的常用橋段










60年代的酒店大部份都是掛酒店的名, 骨子裏是賓舘的格局.

劇情發展至李鵬飛飾演的咸濕事頭灌醉了南紅, 並帶她往酒店


開房準備侵犯她 2










60年代的酒店大部份都是掛酒店的名, 骨子裏是賓舘的格局


劇情發展至李鵬飛飾演的咸濕事頭灌醉了南紅, 並帶她往酒店


開房準備侵犯她 1






 


疑似是銅鑼灣的夜景 2










疑似是銅鑼灣的夜景 1










謝賢傻呵呵的表情, 甚是趣怪可愛.  相對之下胡楓飾演的


古惑友便較為平淡失色 2









謝賢傻呵呵的表情, 甚是趣怪可愛.  相對之下胡楓飾演的


古惑友便較為平淡失色 1










上面說過, 部份大型餐廳設有酒吧, 有些客人去餐廳是為了


喝酒, 和朋友把酒談天










60
年代的餐廳的霓虹燈招牌










九龍塘的街景
, 60年代的時裝片的指定背景










60年代的中產家庭的家居佈置










看著南紅用口咬補衫線
, 使我想起母親










不知怎地, 我總覺得胡楓搭謝賢這個難兄難弟的組合



所擦出的火花, 不及後來” 七彩難兄難弟”中周聰搭


謝賢精彩, 也許我還是喜歡謝賢做較古惑的角色, 如


此才可把他的專長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場戲甚為有趣, 身無分文的胡楓與姜中平 “爭”付



賬, 其招數是自己的左手”捉住” 自己的右手, 然後


把姜中平拿著鈔票的手壓往侍應生載著賬單的小盆


中.  哈哈, 真高招







兩人送完南紅搭巴士後
, 沿著柴灣道慢慢往下走










謝賢和胡楓送完南紅搭巴士後
, 沿著柴灣道往下走, 右面


的建築物應該是藹寧園










南紅的扮相甚為嬌俏可人










謝賢和胡楓送南紅搭巴士
, 此處應該是筲箕灣










相對胡楓
, 謝賢的表情較為豐富和多變化 3










相對胡楓
, 謝賢的表情較為豐富和多變化 2










相對胡楓
, 謝賢的表情較為豐富和多變化 1










大型餐廳甚至設有酒吧, 那年代酒店仍未普及, 有些



客人去餐廳不是為了吃東西, 而是為了喝酒, 飾演侍


應生的是較多戲做的配角演員高超







可能是因為
60年代的地產價格和租金仍未飛升, 那時候


的餐廳可以是碩大無朋, 客人進入餐廳要走下長長的樓梯










疑似是
筲箕灣夜景










羅蘭姐可忠可奸, 時而嬌媚, 時而潑辣, 是我最喜歡/尊敬


的粵語長片演員之一










60年代的街景, 看上去有點歐洲 feel










風華初盛的胡楓和南紅
, 雖然有點青澀, 但勝在青春可人










60年代的野餐內容, 有樽裝汽水, 水果, 還有旅行必備的午


餐肉和方包











60
年代的兵頭花園 2










姜中平走在中環街頭, 正前方疑似是戲院里的皇后戲院










告羅士打行的鐘樓










羅蘭姐飾演姜中平的潑辣新婚妻子.  當年羅蘭姐不論在


樣貌和身材都 “嗒得杯落”










右邊的是資深粵語長片配角萬靈
, 他在片中飾演通天經紀


肥仔明










再介紹兩位資深粵語長片配角
, 他們在片中飾演通天經紀,



左邊的是馮明, 右邊的叫霍爾










以前有種職業名為通天經紀, 其工作流程是每天早上



聚在酒樓/餐廳交流資料, 然後再四出覓尋買/賣家,  酒


樓/餐廳的老板們因為不想這些通天經紀在酒樓/餐廳


內磨蹭, 所以才有 “淨飲雙計”這一招







相對同期小生謝賢和曾江
, 修哥明顯保養得較好










胡楓飾演古惑青年周日清
, 我至今仍不太明白導演秦劍


選角的標準










南紅的面胚
, 似乎較為古典, 故此較適合演古裝片










謝賢配南紅
, 使我想起史上第一部神鵰俠侶電影










60年代的兵頭花園 (電影中的角色都是以兵頭花園稱呼


動植物公園
)










飾演包租公的是觀眾較陌生的配角演員湯劍廷










60
年代的飲宴的方式與今日無甚顯著的分別
, 但儀式卻


大有不同
, 飲宴中途新娘子會敬茶, 賓客們則需封利是回禮










想不到謝賢飾贛直青年也如此入木三分
, 表情甚為趣怪 3









想不到謝賢飾贛直青年也如此入木三分
, 表情甚為趣怪 2









想不到謝賢飾贛直青年也如此入木三分
, 表情甚為趣怪 1










何壁堅
在片中飾演藥房老板










謝賢往藥房買安眠藥自殺
, 飾演藥房售貨員的是區嶽










60年代的司馬華龍, 可謂是百搭的配角












跳樓又不成, 謝賢決定買安眠藥自殺









從大厦高處望, 左邊是連卡佛, 往上是告羅士打行, 右邊是


歷山大厦, 中間是德輔道中雪廠街以西, 可見到有電車和車


站 2









從大厦高處望, 左邊是連卡佛, 往上是告羅士打行, 右邊是


歷山大厦, 中間是德輔道中雪廠街以西, 可見到有電車和車


站 1








跳海不成
, 謝賢轉念想去跳樓, 此場是說謝賢站在大厦天臺


踟躕不前











中環萬宜大廈面對德輔道中, 右邊是德榮大押









遠眺尖沙咀
, 隱約可見火車站鐘樓










窮愁潦倒, 謝賢站在海傍打算跳海
, 對面海的屋邨羣疑


似是美孚新邨










60年代的南紅風姿綽約, 絕對是個美人胚子. 她在片中飾


演家庭教師










吳聚財散盡家財後
, 唯有住柴灣香島道的石屋, 飾演包租婆


的是老戲骨李月清










吳聚財
有景的時候, 住的是沙田大酒店 2










吳聚財
有景的時候, 住的是沙田大酒店 1










難兄難弟是由我粵語長片時代的偶象謝賢主演
, 他在片中


飾演贛直青年吳聚財










鏡頭一轉便到了香島道
, 不過不是南灣香島道, 而是


柴灣香島道











電影甫開場即來一個俯瞰中環的全景鏡頭